中國家居建材流通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中國市場知名商業品牌之一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超過半個世紀過去了,世界科技仍在愛因斯坦的凝視之下,亦如2011年經濟學家泰勒·柯文在《大停滯》中所言,人們現階段好像已經摘完所有低垂的果實。
這段看似躺平的論述不單單關乎于對人類科技發展速度的悲觀,同時它也將注定反映在經 濟層面。
慣于倚仗于科技突破的人類生產力似乎永遠無法擺脫來自凱恩斯溫和通脹主義的束縛;同理,中國市場發展的趨勢同樣也始終擺脫不了來自上層建筑的影響。
十一前夕,在短短5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高舉高打從2700點左右一舉突破3300關口,似乎正在向世人宣告中國股市包括港股在內自此已步入“技術型”牛市。
這次牛市與其說是技術型牛市或許不如說是政策型牛市來得更加貼切,因為井噴般暴漲的跡象表明,它已經完全脫離了如公司財務狀況或宏觀經濟數據等基本面因素的支撐,更多地衍變為一種人們對于信心與情緒的狂熱與宣泄。
“繁花”過后,一地雞毛的終局,從郁金香綻放的那個時代開始就已向我們揭示了但凡世界中能夠駕馭理性且戰勝欲望的群體終究只是少數,而真理往往也相應成為少數人才具有的獨特嗓音。
縱觀這份少數派的報告,我們可以從中洞悉到一股人類進化至今一脈相承的精神火種,那便是雖然成功者的路徑不盡相同,但他們卻共奉一個閃耀著人類光輝的信條,那便是無論外界因素如何變化,也絕不沉淪于躺平的溫床。
不躺平并非心靈雞湯
或許這便是A股黎明前最為至暗的時刻,8月6日的一天,中國家居圈內出現了一檔名為《老汪不躺平》的直播欄目,時至9月20日,這個欄目已經連續推出了7期,節目先后邀請了博洛尼創始人蔡明、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融峰國際家居創始人熊建濤、品牌聯盟(北京)咨詢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永、敏華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敏利、芝華仕北京經銷商克拉斯國際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大為、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愛依瑞斯董事長范珊珊、HC28|都匯里品牌創始人厲建偉、晨曦家品創始人陳曦等業內企業家就家居行業內普遍關心的一系列問題與居然之家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展開對話。
欄目的主題很突出,看名字大概沒有哪個人會不了解他的用意所在。但在這個多疑與百家爭鳴的時代,難免會有些另類的聲音總要報以看似辯證的角度去思索胡同的盡頭是否藏有什么秘密?
因此節目現場,不僅吸引了無數業內人士的目光,甚至有隔壁行業的人會來打聽老汪近期是否又會有什么大動作。
這里不得不插一句,得益于這個“又”字,多少能令身為這個行業的一分子感到些許的自豪,因為這個行業在商業大群中以往的影響力相對來說著實有限。
不同于某教育學界董事長前些年對年輕人拋出過的類似命題,老汪不躺平的對象更加聚焦于家居行業本身與根源于社會現象背后的思考,主旨并非心靈雞湯般的冠冕堂皇,而是他對于行業現狀的深邃思考與積極應對。
每一期節目,老汪都以他那獨特的視角和犀利的點評,剖析著行業與社會中的種種現象,無論是商業變革還是凝聚信心,他都游刃有余,全程脫稿,一一將自己所念所想灑脫地呈現給觀眾,言談舉止間雖然透露出從容般的松弛感,卻總歸能給出一些明確的思路與解決方案。
無論是銷售分成,構建命運共同體,還是以洞窩、居然設計家為代表的數字化轉型,甚至是對于家裝以舊換新的前瞻性思考,汪林朋所拋出的現成答案,希望為行業打開新的思路與眼界,從而為大家增添更多的信心。
所以如果說,年紀大了對什么都沒有激情了,那么這句話顯然對汪林朋來講肯定是不適用的。
在談及延遲退休這一話題時,基于多方面考量之后的他甚至坦言既不想退休也不想簡單地進行“接班”,在他看來,目前市場正處于周期性調整階段,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僅僅通過退休將責任和困難轉嫁給下一代,是不公平與不負責任的。
“工作伴隨著樂趣,遇到問題,遇到困難,戰勝它才是樂趣,真正一個對社會、對家庭負責的老板來講,不能碰到困難就選擇逃避。另外,從生活費的角度,有點小錢,但能否支撐后半輩子,這里存在很大疑問。”
從凱恩斯溫和通脹主義的發展規律與貨幣貶值的速度來論證,汪林朋犀利地指出,面對未來的世界,任何人都沒有躺平的資本,何況企業家身后并不是一個人,企業家身上最重要的品質在于責任感,不光是家庭,還有對員工與社會的那份責任。
“如果你叫我躺平,回家我會難受、會痛苦,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講,對員工有天生的責任感,一個人后面就是一個家庭,很多員工都是大學畢業就進入居然之家,在居然之家娶妻生子,甚至很多對夫妻雙雙都在居然之家工作生活。而對于60年代的人而言,這種情懷更加刻骨。”汪林朋在直播中曾說道。
一方面給生育的員工發紅包,一方面鼓勵員工談戀愛在公司結婚,說實話這樣的職場童話,至少筆者恐怕是再無機會經歷了,所以感嘆之余再次回憶起老汪曾經在婚禮現場表達過的一個觀點:“要照顧好自己,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在這句話觸動無數人情愫的同時,不知道老汪是否又照顧好了自己。因為伴隨著不躺平的感召,一定會有人先行一步,替你負重前行。而這個人往往是統帥,往往是掌門人,同時也往往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他們時常徜徉在孤獨與尋求理解的道路上,心靈深處懷揣著對精神共鳴的追求與渴望,而這一切也注定了他們往往只能獨自面對來自深淵的凝視。